(通讯员 谢懿 宁咏歌)“感谢检察官考虑我的特殊情况,让我不用抬着轮椅来回奔波。”结束远程庭审后,高位截瘫的李某对着屏幕里的办案人员感叹道。
李某因案导致高位截瘫,日常行动完全依赖他人照料,往返法院不仅需要多人协助,更可能引发身体不适,家庭经济压力也让这场“奔波”难上加难。“不能让当事人为了维权‘雪上加霜’。”检察机关第一时间与法院沟通,决定启动远程视频庭审模式,把司法服务“送”到李某家中,让特殊群体的诉讼权利不打折扣。
为确保庭审顺利,检察机关提前做好“功课”:办案检察官多次电话联系李某及其家属,耐心讲解远程庭审的流程和操作方法;联合法院技术人员远程协助调试设备,反复测试画面清晰度和声音传输质量,贴心提醒家属准备好靠垫、调整房间光线,只为让李某在舒适的状态下参与诉讼。庭审当天,检察官在检察院远程出庭,通过视频系统清晰宣读起诉书、展示证据,与李某有序开展质证和辩论;法官在线主持庭审,整个过程规范高效,李某的陈述权、辩护权等诉讼权利得到充分保障。
从“必须到现场”到“家门口开庭”,改变的是庭审形式,不变的是检察机关为人民司法的初心。近年来,京山市检察院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,积极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推行远程讯问、线上听证、云端庭审等便民举措,用“数据多跑路”换“群众少跑腿”,让司法服务更有速度、更有温度。
这一场特殊的“云端庭审”,不仅解决了李某的实际难题,更彰显了司法为民的本质。未来,该院将继续以技术为翼、以温情为核,不断打通司法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,让每一位群众都能感受到司法的温暖与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