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彩风格

【学习全省检察长研讨班精神】以基层民行公检察高质效履职,推动“四大检察”全面协调充分发展

【字号:    】        时间:2023-09-01      

(通讯员 吴玉凤)近日,按照上级院的部署,我院全体检察人员通过夜学平台、支部集中学习、党组扩大会等形式对全省检察长研讨班精神进行了深入学习。作为基层检察机关部门负责人,我认真学习了王守安检察长和金鑫副检察长的讲话,立足民事、行政、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进行思考,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。

一、树立正确理念,不断增强做好京山民行公检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

应勇检察长指出:“四大检察”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主体框架,也是检察机关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基本格局,新时代新征程,要坚持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格局,努力推动全面协调充分发展。王守安检察长也强调:基层检察工作效果好不好,决定着基层群众能不能通过检察工作感受到检察温度,感受到身边的公平正义。在基层检察机关民事、行政、公益诉讼“三合一”格局下,我们做强民事检察、做实行政检察、做好公益诉讼,意义重大、使命光荣。一是要坚持从政治上着眼,从法治上着力,旗帜鲜明讲政治,全面履行检察职能,在民事、行政、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落实“学思想、强党性、重实践、建新功”的总体要求。二是要把将政治落实到监督办案、司法为民全过程,注重民事和行政案件办理的纠纷化解、工作实际的价值取向,从行动上践行对党忠诚。我们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司法办案的评判标准,真正把法理情融入办案,用心用情办好人民群众身边每一个“小案”,促进定分止争,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。三是要坚持从大局上着力,保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以“助力流域综合治理”、“促进优化营商环境”专项活动为重点。结合京山全国生态文明城市,“两山”理论实践创新先行区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定位,能动发挥公益检察职能,深耕细作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为“生态京山”保驾护航。

二、依法能动履职,准确把握基层民行公检察工作的思路和重点

“高质量办好每一个案件”是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。王守安检察长指出:民事检察要强化专业素能,做到善于监督、有效监督;行政检察要主动上下联动、一体履职,做到敢于监督、有力监督。落实到基层民事和行政检察工作,我们重在提高自身能力,扩大案件线索渠道,紧紧围绕虚假诉讼、违法终本专项、支持起诉、护航民生民利专项、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、行政违法行为监督等加大监督力度;要充分利用类案监督手段,深层次挖掘违法线索、有效开展执行监督,并结合办案依法延伸法律监督职能,着力加强社会治理。王守安检察长也指出:公益诉讼检察要确保规范有效,用足用好“诉”的方式,做到精准监督、果断起诉。基层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要全方面提高办案质效,我们要主动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和社会治理难点堵点,主动提高公益诉讼立案门槛,提升监督的“精准性”和“规范性”。坚决抵制办“水分案”、“凑数案”,避免不仅不能对行政机关起到实质性监督作用,反而损害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严肃性和公信力的情况出现。在做到精准监督的基础上,我们还要常态化开展“回头看”,加强跟踪问效,对未落实、假落实且情节恶劣的果断起诉,以“诉”的方式和形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彻底解决问题。

三、提升专业素能,全方位提高办理民行公检察案件的能力和水平

王守安检察长强调:要以“三个善于”为基准,提升专业素能,善于从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,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监督案件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,善于统筹法理情的有机统一,防止就案办案、机械办案。我们基层民事、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的发展,迫切需要一只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。一是要以融党建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载体,培养检察职业精神。充分发挥“求真务实,担当实干”检察职业精神的教育引导、熏陶净化、激励动员作用,准确把握金鑫副检察长:“减负”不是“减责”,淡化“排名”不是鼓励“躺平”的要求,激励担当作为,深化自我革命,强化素能提升,全面从严治检,努力锻造政治过硬、本领高强、作风优良的检察铁军。二是要以“强基固本提升行动”为契机,夯实检察业务基础。要破解基层民事检察“不会”、行政检察“不敢”、公益诉讼“不精”的难题,着力提升履职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关键。我们在办理民事、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案件时,要深化实质化办案思路,用足用好现有调查手段。在办案中学习,在学习中办案,充分利用学习培训,岗位练兵、业务竞赛等机会提升业务能力,把基本职能做“实”,把履职能力做“硬”。三是要以提升办案质效为抓手,做“刚”检察监督效果。由于检察建议本质上就是“建议权”,存在天然“刚性”不足问题,特别是基层民事、行政、公益诉讼检察工作,相关行政机关不理解不支持现象更为明显,加强检察建议的“刚”性尤为重要。我们在办案中要提升检察建议本身质量,充分利用大数据、信息化手段,深入分析研判,深挖深层次问题。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时,我们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,提升行政机关落实主动性和配合度。对于民行检察,我们要主动向上汇报,确保再审检察建议、两类案件的上级备案把关,确保法院采纳率,实现检察建议工作的良性发展。